为什么体力劳动家庭的孩子比脑力劳动家庭的孩子懂事省心?

元宇宙

一直以来,经常到小区门口的一个面馆吃早点。面馆是夫妻店,生意挺好的,吃早点的人络绎不绝。这段时间,每天都看到一个少年在店里忙碌,往上端饭,往下收拾碗筷,擦抹桌子。他是面馆夫妻的儿子。少年戴个眼镜,文文弱弱,不爱说话,默默地干着活。有吃饭的客人问起来,他说中考结束了,等开学上高中。原来是在间歇的假期,帮父母打理面馆的生意。

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慨起来。这个少年无疑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没有睡懒觉,没有去上网玩游戏,一大早就起来帮父母在面馆里忙碌,真心让人赞赏。当然,他也没有去提前补课,因为今年叫停了校外培训,自然也包括上高中前的提前补课。从这个个案看,整顿校外培训还是别有益处的。

马上又联想起其他的孩子,包括自家的、亲戚家的、同学家的、同事家的、朋友家的,有小学生、有中学生、有大学生、甚至还有成年人。林林总总过滤下来,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各有千秋。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不懂事不省心的和懂事省心的。

为什么把不懂事不省心的放在前面呢?因为这样的孩子居多。晚上熬夜玩游戏不睡觉,早上睡懒觉不起床甚至一直睡到中午还不想起。父母不叫则已,叫还呀臆苦奈、甚至还嘟嘟囔囔、骂骂咧咧。即使万般不情愿地起来了,也是头不梳脸不洗牙不刷,潦潦草草吃口饭(有时候父母做好饭也不吃,非要点个外卖),然后又开始鬼催猴急似地酝酿投入下午和晚上的新一轮游戏战斗了。父母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如果气不过,想训斥一番,则直接跟你针锋相对、叫起号来,更有甚者还可能剑拔弩张、动起手来。即使最后父母控住情绪,避免矛盾激化以致局面不可收拾,孩子也多数会摔门而去直奔网吧甚至网络旅馆而去。好的可能半夜回来,否则干脆彻夜不归,父母还得好言相劝才能让其回家。

懂事省心的孩子呢?都说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可别人家说了,我家的也不是啊!那是谁家的呢?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少了。这不,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怎能不:看在眼里,爱在心头呢?!

就目力所及,总得说来,女孩子比男孩子普遍要乖巧懂事些,可能与女孩子的性别、性格有关,也可能与时代环境有关。至少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现在的学校和各种考试中,女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比男孩子表现得更加突出。甚至在近些年的职场上,白富美的表现比之高富帅也不遑多让。

有人可能会说,女孩子小的时候的确是比男孩子乖巧懂事,可是大了以后,就不省心了,有的甚至让父母操碎了心,比男孩子操心多了。这样的例子确实也有,但毕竟是少数,不能拿个例代表普遍。

说到这里,可能会反应过来:是不把话题扯远了、跑题了。确有其嫌,我们回到正题。

对于不懂事不省心和懂事省心这两类孩子,如果做进一步的考察,会得出一个结论:体力劳动家庭的孩子比脑力劳动家庭的孩子懂事省心。

如开头举例的那个少年,父母是开饭馆的,开饭馆虽然也需要心里盘算和头脑算计,但更多得表现出来的是起早贪黑、手忙脚乱的体力劳动形式。在外人、在成年人、在过来人看来,开饭馆需要脑体结合,但对于家里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不大可能体察到父母心里的劳累,父母也不大可能告诉他自己心里的苦楚,他眼里看到的和心里感觉到的是父母起早贪黑的辛苦和身体的劳累。可能是父母体力劳动的辛苦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产生了父母不容易、自己想要为父母分担辛苦的想法,从而也抑制了自己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冲动,甚至进一步刺激了他努力学习、出人头地的意念。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也是很优秀的。

不止是开饭馆的,农民子弟、工人子弟、农民工子弟大都也是如此。父母从事体力劳动的艰辛不易,不仅让孩子没有了骄傲放纵的资本,也不同程度地催生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结果。

与之相对的是脑力劳动家庭的孩子的不懂事和不省心。好多干部家庭的孩子、富人家的孩子、甚至不少中产阶级白领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孩子骄奢淫逸的现象就普遍起来了。父母从事脑力劳动往往是无形的,孩子们根本感觉不到其有何辛苦,可能认为这个世界上真有一种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每天只需要动动嘴、跑跑腿、开开会、打打电话、敲敲键盘、吃吃喝喝就可以搞定一切,就可以获取巨额收入。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说明自己命好、理所应当。既然父母可以不用辛苦、“不劳而获”,那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尽情享受了。父母容易、自己轻松,潇洒玩乐、有何不可?既然生活没有艰辛,何必自加压力,学不学习、又有何妨?所以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也都一般。

有人可能要说了,也不尽然吧,教师应该算是脑力劳动吧?为什么教师子女一般都比较懂事、学习也比较好呢?这个反问问得好。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当然是脑力劳动,可教师工作的表现形式呢?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嘴里边唾沫飞扬,右手粉笔写个不停,左手黑板擦擦个不停,这是传统的教师形象。白板时代样子也差不多。这样子的教师形象能看出是个脑力劳动者吗?最多也像是个口力劳动者而已吧。更不要说晚上回家伏在灯下案前为学生批改作业、备课到深夜的案牍劳形的样子,简直就像是个体力劳动者嘛!至少在自己幼小的孩子心目中,种下的是父母身体劳累的印象种子。

与之类似的还有工程师,不仅要有思维能力,而且要有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很多工程师的孩子,也是比较懂事和省心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出的观点只是一种针对相对多数现象的观感印象,而不是绝对全面的科学论证。对错与否,见仁见智。仅供分享,欢迎批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