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A股的中报成绩单终于完整亮相,我们可以参考各大指数的盈利情况,指导下一阶段宽基指数的配置。
总体来看,A股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全A/金融/非金融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增长44%/16%/80%,相比2019年上半年的两年复合同比增速为9%/1%/17%。 但另一方面,A股中报盈利增速较一季度明显回落。全A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53.35%,二季度则是明显回落到35.71%。在主要宽基指数中,中证500指数一季度和二季度业绩增速分别为115.34%和42.02%,都遥遥领先,盈利优势明显。
为什么中证500能够在宽基指数中脱颖而出?
这和中证500的行业分布有很大关系。中证500指数化工、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电气设备等权重居前,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成长风格,代表了代表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
而今年A股中报反应出来的趋势就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上游资源品连连涨价,PPI数据也屡超预期。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净利润率均为近年来的高位水平。此外,部分成长板块的制造业业绩与资本开支活动呈现双景气,包括电气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汽车等,印证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相比之下,消费、金融板块整体受抑。在疫后复苏的过程中,这些板块的业绩弹性一般。而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等又是沪深300、上证50这样的宽基指数的权重行业。另一方面,创业板指、科创50等聚焦科技板块,缺少高景气周期行业。所以周期+成长的行业分布,帮助中证500在半年报中一骑绝尘。
近年来,中小盘风格表现不佳,中盘指数中证500、小盘指数中证1000,持续跑输大盘指数沪深300,核心原因还是业绩。从归母净利润同比来看,2018~2020年,沪深300指数增速6%、10%、0.2%,中证500指数增速-33%、-21%、-3%。尤其是2018年之后,在经济预期较为悲观的情况下,市场更加偏好以行业龙头为代表的大盘股,给予较高的“确定性溢价”。 但今年却有不同,中国经济领先复苏,中小企业盈利修复。宏观经济方面,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国内经济复苏态势延续。流动性方面,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持续复苏、流动性短期无忧,利好成长和周期风格。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国家一直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复苏。在这种情况下,中证500持续受益。
中证500估值优势显著
此外,中证500还有明显的估值优势。年初以来,中证500已取得13.95%的收益。与此同时,业绩保持高增速的情况下,指数估值却不断降低。在主要宽基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中,当前仅有中证500指数的估值处于40%分位以下,其余3个指数估值相对高较高。因此中证500指数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
(主要宽基指数估值百分位情况)
根据申万宏源统计,历史上看,中证500指数估值具有较强的均值回归特征。选择历史上中证500指数估值位于20%以下分位数的区间进行统计,除2018年外,估值均可以较快回到20%分位数以上。从估值本身的波动特征看,基本在均值一倍标准差以内波动。当前中证500指数估值水平略低于均值-一倍标准差,估值继续下行的概率不大。
中证500指数基金怎么选?
要把握中证500指数的投资机会,主要可以通过指数型基金或者指数增强型基金两种方式。其中,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中证500指数,投资成本低廉,但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无法体现;而指数增强型基金在对基准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管理获取阿尔法收益、实现超越指数的投资回报。
挑选指数基金的五大原则:
1、跟踪误差足够小。指数基金跟主动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指数基金完全复制指数,基金经理只需要确保基金能尽量跟着指数走就可以了,跟踪误差是衡量这种拟合程度的关键指标。误差越小,证明这只基金运作的越好。
2、费率足够低。既然大家都是“抄作业”,谁更便宜,优势就越明显。指数基金之父约翰伯格曾说,成本是基金投资回报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3、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成立时间早、规模更大的指数基金。
4、如果是场内基金(ETF),流动性也是关键指标。在任何你想要买卖的时候,市场都能有充足的流动性让你完成交易,是一切存在的前提。这一块,我们选择日均成交量来观察。
5、如果是增强型指数基金,我们还需要考察超额收益、回撤控制和信息比率。
买增强型基金图的就是能稳定获得超越指数的增强收益,在指数涨的时候能涨更多,跌的时候能少跌甚至不跌,信息比率则代表承担一单位的风险,能获得的收益,数值越高越好。
(文章整理自国泰基金、广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