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信创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国企都有条不紊的将X86+Windows的电脑替换成为国产CPU+国产OS,并围绕国产平台开展了一系列软件适配和移植工作。随着“信创元年”到来,国产基础软硬件获得大量应用机会,这使本土厂商获得了难得的试错机会。从实践的情况看,虽然各家CPU指令集各不相同,X86、ARM、LoongArch齐聚一堂,但在性能上,不同厂商的CPU差距大致在10%至30%之间,由于机关单位办公场景大部分都是低负载应用,在用户体验上这点CPU性能差距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相对于硬件,更加关键的反而是软件,因为CPU性能强一点弱一点影响很小,而软件上的问题则影响能不能用。好在机关单位办公环境比较单纯,对软件丰富度方面的要求比较低。就日常办公而言,除少数业务之外,大部分业务已经可以在国产化平台上运行。举例来说,WPS可以兼容Word、电子表格、PPT等软件,日常文字、表格和PPT操作感觉不到和Windows平台有多大差异。
UOS应用商城里可以下载游览器、影音软件;一些机关单位会开发自己条线的OA系统和专用软件,实现从国家部委到县局机关畅通;打印机等外设也不再是问题......就日常办公来说,UOS已经完全能够胜任。诚然,一些特定场景还是会保留X86+Windows的电脑,但在部署了UOS的单位内,绝大部分公务员已经用上了UOS,而且是在真是办公环境下使用,这其实是对UOS最佳的评价和肯定。
在操作界面上,UOS比较新颖,比较美观,虽然对于习惯于Windows的用户会在使用初期略有不适应,但这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毕竟这些年公务员逢进必考,名校硕博报考街道办事处也屡见不鲜,在千里挑一高度内卷的背景下,公务员综合素质普遍较高,适应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差异压根不是问题,局限于信创市场来说,国产操作系统真正的短板在应用软件移植和优化质量上。
虽然UOS已经能够胜任国企日常办公的需求,但不少应用软件的Linux版本在功能、美观、操作便捷方面与Windows版本有差距,一些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充满了时代的厚重感和怀旧感,令人回想十年前的青葱岁月。另外,时不时的BUG和死机问题极度影响用户体验和国产操作系统的口碑。对于这种情况,铁流只能希望统信和应用软件厂商针对国产平台进一步做优化,在软件开发中更加用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