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hanjuyun.com
谭应华,1955年10月出生,汉族,广东台山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0月至今,担任中共广州番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区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一个城市要实现现代化,不能只看几条路建得怎么漂亮,几栋楼建得怎么漂亮,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法律意识、文明行为、文化素质提升上去,才有现代化水平。———谭应华
乘亚运的东风,番禺成功跻身广州市GDP超千亿的行政区域,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初见成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番禺努力改善民生,增强居民幸福感;不满足于表面光鲜的道路场馆,更追求人的素质的提升,而且采取有效措施,从娃娃开始抓起。“十二五”开局之年,番禺在全市率先推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这正是基于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的理念:未来地区发展,关键是人。人的素质提升了,才有真正的现代化水平。
未来穗经济新“增长极”
到2015年,GDP达2000亿元,城镇化水平达78%;基本建成宜业宜居的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
南都:在后亚运时代,番禺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有何规划?
谭应华:2010年,番禺GDP达到1051.06亿元,基本实现4年翻一番,成为广州第4个超千亿元的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17亿元,4年翻了一番多。这是在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取得的,的确很不容易。但超千亿元只是起点,从目前的良好势头来看,番禺未来5年GDP还可以再翻一番。可以说,未来的番禺将是广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除了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番禺的城市、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建设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5年,我们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为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番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着力打造岭南水乡典范,建设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示范区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地。到2015年,GDP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3%;城镇化水平达7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显著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建成宜业宜居的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
服务业要成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长隆汉溪万博商贸旅游中心、广州南站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心城区综合商贸中心、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4大服务业中心。
南都:你刚才提到,番禺未来5年生产总值还可以再翻一番,请问要实现这一目标,番禺有什么新招?
谭应华:5年再翻一番,压力很大,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十二五”时期,除了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力推动作用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服务业这个强力支点。就我区来说,经过“十一五”发展,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为4.30:41.23:54.4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提升10.69个百分点。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5%,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8%.
为此,我们要放大亚运后续效应,发展总部经济,突出抓好创意、展贸、信息服务、金融创投、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业;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产业合作,积极引入港澳地区的法律服务、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管理咨询、人才机构等知识型服务业,共创区域服务品牌。尤其要重点发展长隆汉溪万博商贸旅游中心、广州南站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心城区综合商贸中心、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4大服务业中心。加快开发广州南站现代服务业中心,形成辐射华南地区、影响东南亚的大型商务区;以万博中央商务区、海印又一城二期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在长隆-汉溪-万博地块着力打造集商贸、旅游、物流、文化和资讯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务区;积极推进繁华———钻汇商圈、圣鑫国际商城、德兴商贸城、奥园广场等商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综合商贸中心;加快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建设,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商品展贸中心。
新园区助力转型升级
轿车生产研发、重大装备制造、国家数字家庭产业等三个基地建设尤为重要。
南都:我们注意到,番禺现在有不少产业园区正加紧建设,有的已初见成效,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谭应华:番禺除了刚才提到的建设中的服务业4大中心,还有广州番禺轿车生产研发基地、广州番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以及清华科技园、节能科技园、华创动漫产业园、星力动漫产业园、中颐创意产业园、巨大创意产业园等等,这些园区的建设必将大大助力番禺的产业转型升级。
这其中,3个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是番禺轿车生产研发基地,我们将以此为龙头,加快广汽研究院、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促进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二是番禺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目前基地已有10多家企业进驻,由中船柴油机项目启动,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5年内将开发10平方公里;三是国家数字家庭产业基地,以广州大学城为依托,发挥大学城集聚10所著名高校、在校师生超过15万人的人才优势,借助已聚集的多个国家标准研发中心、研发机构和高新企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数字家庭产业链和科技创新区域。
形成立体式交通网络
实现区内路网与地铁、机场、码头、高铁的无缝对接,并继续加快与顺德、南海等周边地区的交通接驳,打造广佛“半小时交通圈”。
南都:你在4大服务业中心中提到了广州南站,那么,番禺作为广州南站这个重要交通枢纽的所在地,将如何利用好“高铁”做文章?
谭应华:高铁,现在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交通概念,“高铁经济”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名词,高铁的好处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如何使高铁为我们经济肢体的“血液循环”提速。
广州南站是亚洲最大的高速客运火车站,是全国铁路4大客运中心之一。随着未来2-3年各线路开通后,番禺到香港仅需45分钟车程,至国内主要城市均不超过12个小时,成为连接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全国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随着广深港、贵广、南广和珠三角城际铁路等线路陆续开通,广州南站作为始发和终点站,番禺将借此打开通向珠三角、华南地区乃至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的高速通道。未来几年,我们将充分利用“高铁”效应做好文章。比如,依托广州南站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枢纽,强化与港澳服务业的紧密合作,将广州南站地区打造成为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先试区。
同时,我们将结合广佛交通同城化的推进,在已开通地铁2、3、4号线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做好7号线、广佛2号线建设;完善以京珠高速、番禺大道、新光快线、亚运大道、汉溪大道等道路为骨干的高快速路网,实现区内路网与地铁、机场、码头、高铁的无缝对接,编织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大网络。并继续加快与顺德、南海等周边地区的交通接驳,打造广佛“半小时交通圈”。
推广家庭型温馨社区
今年将围绕开展老年人服务、家庭服务、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等课题,重点抓好市桥街、桥南街、大石街、南村镇的试点工作。
南都:谭书记你十分强调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率先提出要打造温馨社区,请谈谈你在这方面的想法。
谭应华:今年我提出要建设更多的家庭型温馨社区,让居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主要抓好3个方面工作:一要建设更多高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让更多的群众就近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社区服务;二要深入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专业水准;三要尽快建成体系完善、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网络。
我认为,抓好社区工作,制度创新是关键。我区将认真学习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措施,形成番禺特色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今年我和你们将环绕开展老年人服务、家庭服务、残障康复、青少年服务等课题,重点抓好市桥街、桥南街、大石街、南村镇的试点工作,通过聘请和培训专职社工,发挥物业公司、居民委员会、群众组织以及居民、党员、志愿者等作用,建设成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精品社区”、“特色社区”,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人们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和“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