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21年玩游戏会影响学业吗?智商拓展的幌子是值得思考的

我觉得到了今天,还有人在讨论「电子海洛因」这个词,已经够悲哀了。

可能,在很多家长看来,管住了孩子学习,就能让学生回归学习,但是,升老师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么想的人,要么就是不玩游戏的人长大的,要么就是忘了自己当年是怎么沉迷,怎么上瘾的了。


1.为什么批判游戏


实际上,这样的家长,七十年代怪武侠小说,八十年代怪偶像,九十年代怪电视,任何年代都可以怪漫画、早恋和电子游戏机,总是抱怨这些东西「带坏了孩子」,好像自己孩子不玩游戏、不追星,没有任何爱好,就能上清华似的。了解一下奈克瑟斯奥特曼游戏。


这根本不是成体系思考的结果,这是思维的懒惰,如果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罪魁祸首,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新鲜事物。


就是上一代人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形成,就视其为洪水猛兽,其中更不乏有「不能作兴了这些小兔崽子」的想法,我们小时候没有,你们凭什么就有。


我们家里兄弟姐妹三人,小时候最喜欢看香港武侠电影,我爸一看到必换台到电视剧,理由是,「天天飞来飞去,胡编乱造,一点营养没有」。然而最近我回家看他,发现他看电视,都是看香港武侠电影,我们要是切换到科幻片,老爷子立刻不乐意,「胡编乱造,一点营养没有」。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他老人家,也不过就是用了20年,终于追上了,我们当年的文化消费。


我父亲还算开明的,实际上,很多长辈根本不愿意去追这个消费习惯,只会否定。


我在学生时代,每到周末就去新华书店蹭书看侦查故事枪声完整版

什么书都看,一看就是一天,每个周末带两块馒头,一军用水壶的凉白开,在新华书店待一天。

如果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就是,我有「书瘾」。

但人们常常把读书神圣化,而把玩游戏污名化。

其实都是娱乐,只是娱乐的方式不同,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新华书店也渐渐维系不下去,书越来越少。

我当时一直有种负罪感,觉得书店是被我这样的人看黄的。

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是中国多数城市的常态,我的负疚感才减轻一些。

但要感谢新华书店,我现在还能写几个字,要归功于那时候看过的几十个架子的书。

在新华书店阅读那些书籍的时候,很多长辈苦口婆心地跟我说,看书挺好,但要把功夫用在正经书上,少看点闲书。

正经书就是课本,在他们看来,除了课本,历史文学军事社科,只要是课本上不收录的,几乎都是闲书。

在这些人眼里,我大概是有「闲书」瘾的。

但是你在今天来看孕妇午餐食谱,阅读是多么被推崇的一件事,一个初中生,能把一整个新华书店的书看个80%,家长不得乐翻了?

但是,在当时就是被批判的,很多人觉得,你有问题。


2.游戏影响成功吗?


你知道很多人有多奇葩吗?我接过很多咨询,很多人都善于去寻找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尤其是很多学生不知道用什么磨砂洁面乳,有人说自己沉迷二次元,漫画上瘾,有人说自己沉迷足球,有人说自己沉迷篮球,甚至有人说自己中学的时候搞对象,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一步错步步错。


还有很多奇葩的理由,总之一句话,我那时候要能不干啥,我的人生就大不一样。


这个「啥」当然也包括游戏,甚至可能具体到魔兽、LOL、dota,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就是想讨一剂后悔药吃。


但我可以说,我正好是个游戏玩家,我见过很多游戏玩家,有不少人是投行大佬、大厂的法律顾问、副教授还有成功的企业家,不少人我从十几岁就认识。

他们都是深度的游戏成瘾者,需要电击的那种,但是,游戏并没有影响他们考上985,考上北大清华,没有影响他们拿到几百万年薪、千万收入,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学术成果,也没有影响到他们娶漂亮老婆和嫁个好老公,还有几个游戏比我玩得还好,你说气人不?

当然,你说游戏玩家没有混得不容易的屌丝,这也不科学,实际上,我见过的游戏玩家中屌丝数量同样很多。

但是这跟他们玩不玩游戏没有关系,至少关系不大。成功与不成功的主要区别就是,那些成功人士同样头脑也很聪明,大多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而且行动力很强,从玩游戏也能看出来,有自己做MOD的,有自己写脚本写修改器的,有喜欢写攻略的,还有上手翻译文本的,当然也有我这种纯消费者。

我知道,很多人为游戏辩护的方式是说,打游戏成为电竞选手,成为程序员,成为游戏设计师,成为游戏新媒体写手,所以游戏存在有必要,总之成为生产者,不要成为消费者,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依然没有搞清楚游戏和成功的问题,这个我们等下说。


当然,混得不好的屌丝中,也有生产者,也有消费者,也有写攻略的,也有会写修改器的,但是你能明显地感觉到,对游戏理解的差距和思考工具运用的差距。

这个问题,几千年以前,齐桓公就问过管仲,说我这个人比较低俗,管不住下半身,有性瘾,而且好游戏(田猎),打猎成瘾,会不会影响我成功?管仲直接说,不影响,只有两件事影响成功,一个是不聪明,一个是不果断,说白了,就是智商和行动力的事,跟你喜不喜欢与美女深入交流,喜不喜欢游戏,关系不大。


我们真的有不少家长和老师,认为看闲书影响学习、影响高考,有根据吗?也有根据,很多男生沉迷各种武侠,很多女生沉迷言情,真的影响学习了,但是,同样我也见过喜欢看金庸的男生女生,考985毫不费力。


所以,拉不出屎怪地球没有吸引力,还是人不行。


3.人类的上瘾机制


不行的人,如果不玩游戏,就会去学习吗?

不是的,实际上,人总是要娱乐的,你不玩这些也会玩其他的,不沉迷游戏,也会沉迷其他。不让玩电脑游戏,就会偷偷玩网页游戏,不让玩网页游戏,就会偷偷看电视,不让看电视,就会去看漫画,无非是把上一个时代让人成瘾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继续让它延续罢了,除了落后别人的娱乐三十年,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这算不算网游?这算不算游戏成瘾?这算不算氪金?


而这个游戏的质量,其实就是个垃圾页游,QQ农场的水平,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游戏,无论是王者荣耀还是原神,更不用说电脑端的网游,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问题又来了?沉迷一个品质更高的游戏好,还是沉迷一个垃圾游戏好?

承认一件事吧,人是有欲望的,而游戏是禁锢不住的。还是小学生,这帮孩子们在没有游戏玩的时候,他们干什么?他们自己画地图,用纸片剪成坦克,飞机大炮,互相打仗然后计算积分。


不玩游戏的人,是不是从来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手机软件app下载。


我小学时代没有游戏玩,在农村小学,大家画线玩一种叫「大炮吃小兵」的游戏,自己画棋盘,一边十个子,一边两个大炮,小孩们天天乐此不疲。


我玩腻了,把游戏改良,改变棋盘,增加了斜线,增加小兵数量,增加大炮数量,给小兵在侧面加几个小格子,变成堡垒,我那时候觉得自己老牛逼了,简直是个天才,顶级发明家,然后我来到城市小学上学,给其他同学推广我的改良版「大炮吃小兵」,把这个游戏吹得天花乱坠,然后我看人家一点不激动,只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我,然后甩给我一个盒子,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游戏,叫中国象棋。


那时候我觉得我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的人生不能好了,我的人生让中国象棋这玩意儿给毁了,在没有中国象棋的世界里,我本来是个天才发明家、设计师,但是在中国象棋面前,我成了一个小丑,但我很快就开始妥协了,因为我发现,象棋这玩意儿,真香。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一直保持在全校第二的水平,时不时还去参加奥赛,去省里参加个知识竞赛拿个奖什么的,一直有学霸的人设。但我每天都在学习吗?其他人是这么认为的,其实我每天在学校最重要的事,是用圆规在课桌上扎眼儿,别人看不懂是什么,在我眼里,这是我的碉堡,那里是我的军事基地,导弹井,每天都在推演两个帝国的战争,以至于连同桌校花给我的情书都不屑一顾。


除了汽油其实还有一些更广泛的成瘾品,碳水、甜食和糖,是随处可见的成瘾品,那么谁能把这几样东西禁了?


4.游戏的功能


鼓吹限制游戏的人,可能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游戏是什么?

艺术起源于游戏,人类一切有创意的东西,都是起源于游戏,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

人类最伟大的生产劳动,就是创造,但是创造,是需要游戏的。


反对玩游戏的人,其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人不需要娱乐,所以任何娱乐都是浪费时间,都是浪费生命,但是,实际上,人是需要娱乐的。


世界名画并不是填得满满当当,谁填得最满谁就最厉害,人也一样,不是把时间填满,全安排上工作,人就牛逼。


人是需要留白的,这就是游戏的价值,游戏就是留白,留白了才能给人思考的空间,才有创造的空间。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并不是像很多人为游戏辩护的,玩游戏能生产攻略,生产电竞比赛,生产码农和程序那种生产,而是即使是纯消费,即使是没有因为游戏从事相关职业,游戏也同样是有价值的,因为它对人本身有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