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师62㎡的家看似空无一物 柜子打开处处是惊喜

互联网项目免费送 免费送 点我领取项目课程 http://www.chuangkexx.com/

(原标题:62㎡如何做到空无一物?整理师说:断舍离不是唯一方案)

宅sir今天介绍的屋主是一名职业整理师,她家装修最大的课题,是处理物品与空间的关系,62㎡看起来空无一物,柜子打开却处处都是惊喜。

使用面积:62㎡

户型:一室两厅

装修花费:约35W

房屋坐标:上海长宁区

认识TA

屋主:周一妍

第1整理术创始人

在创办第1整理术自媒体平台之前,我曾做过8年传统媒体记者,也是最早采访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收纳教主近藤典子的中国记者。我认为,井井有条的生活取决于一个人对生活的用心,以及对自我的关照与欣赏。

房屋信息

这套房离我父母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出于想多陪陪家人,2020年初我决定买下它重新装修。

房屋改造前的情况

我对家的理解,是一个能让人放松的地方,能够庇护身体和心灵,让我可以在生活中汲取能量。这样的家,无关大小,但关乎主人的审美和用心生活的程度,它需要干净、明亮,质朴且有质感。显然,改造前的空间无法满足我对这一切的设想。

改造前·户型平面图

原户型是个典型的双南中间套,前期与设计师沟通时,我希望空间整体通透明亮,因为一个人住,不需要太多房间,也不想要繁杂的装饰,像中央空调、地暖、洗碗机这些都可以省略,一来能节省预算,二来也让收纳空间的规划更灵活。

改造后·户型平面图

设计师根据我的需求,先对空间的布局做了微调:

○两居改一居,次卧改餐厅;

○餐厅定制L型柜体,公区收纳需求得到满足;

○将厨卫隔墙延长至与卧室齐平,隔出独立玄关;

○主卧入口从客厅改到厨房,保留完整客厅功能;

○卫生间洗脸盆外移,实现干湿分离;

改造后的公区开放串联,生活动线流畅,让我能在厨房、餐厅、客厅和阳台自由游走,随心所欲。

客餐厨、玄关、卫浴间动线关系展示

软装方面,我更希望“以白为始,舒适为上”,不用急着填满,留出更多空间给日后的生活,慢慢滋养。

玄关:不用太漂亮,能“装”就行了

蓝色阴影区域为玄关

我对玄关的需求明确:不用太漂亮,但要整洁能装。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我需要在这个区域卸下繁杂。

原户型是没有独立门厅的,进门就是餐厅,室内一览无余。改造时,设计师将卫浴间与厨房之间的隔墙延长,并沿墙定制了一面长2.2米的储物柜。

不规则装饰镜:ZARAHOME

玄关储物柜就在入户门对面,大门右手边是卫浴间的干区洗漱台,入户后换鞋-洗手一气呵成,很符合后疫情时代我对玄关的需求。

入户门与洗漱台之间的长虹玻璃墙,在保证室内通透的前提下,又能将洗漱台的杂乱巧妙遮挡。

顶天立地的玄关柜在满载的情况下,能装120双鞋子,容量相当可观。

原本中规中矩的纯白柜体设定,最终改成了浅牛油果绿烤漆面板+白色木饰面板的搭配,这样一来形成的颜色与材质的变化,都让空间的视觉感受更具层次。

我在开放式璧龛下新增了五个隐形抽屉,分别用来收纳宠物外出用品、太阳眼镜和文具剪刀,因为靠近浴室和洗漱台,本着物品就近收纳的原则,我在抽屉内还设置了面膜和护肤品的收纳空间。

而以壁龛为界的上下两组柜体,则根据拿取频率,将上层设置为厕纸囤货区和首饰/香水收纳区,下层则主要以鞋柜为主。

鞋柜如果常塞的满满当当会很容易心烦意乱,所以我提前梳理了自己各个季节常穿鞋子的数量:春夏季约9双,秋冬约8双,再根据数量预留鞋柜收纳区。

鞋柜收纳TIPS:柜内最好做活动隔板,方便日后鞋子数量有增加能随时调节,在鞋子高度不足6cm时,也能用双层鞋托适当扩容。

餐厅:打造开放式储物区,让物品集中收纳

蓝色阴影区域为餐厅

餐厅由原次卧改造,相比一个闲置卧室,我更需要一个宽敞明亮的书房,一个能让杂物“隐形”的储物区。

餐桌:舒梵

餐厅吊灯:&Tradition

改造后的餐厅也是我的书房和储物间,靠墙定制的储物柜集合了家政柜、书柜、衣柜三种功能,L型的柜体设定也为开放式空间带来被包裹着的安全感。

正对餐桌的柜体进深35cm,靠近玄关的区域是封闭式家政柜,手持吸尘器、各类清洁工具以及羽毛球拍都藏在里面。

拐角那个进深60cm的衣柜常用来收纳过季衣物,并装下一个26寸的行李箱。

双衣柜的设定不仅能为主卧衣柜减负,换季也好收拾,只需将两衣柜的衣服调换,有效提升家务效率。

餐边柜:JUGAR极架

定制储物柜已经能很好的解决餐区杂物问题了,所以餐边柜选了兼具装饰与储物的展示架,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根据需求模块化组装。

我很喜欢这个餐边柜,尽管当初花了我3个小时才拼装好,现在我会在台面上收纳常用的日用品,比如MUJI香薰机,我习惯在独处时将它打开,那润物细无声的香气能带给我瞬间的快乐。

展示收纳最怕杂物堆叠,落灰很麻烦,所以我在选餐边柜要展示出来的物品时,主要遵循两大原则:要么选自己的"心头好",要么就选自己特别常用的物件,不是这两类的,就统统收进柜子里。

而对于开放式书柜,我没有采用常规的密集竖立收纳的方式,而是用平放、竖立结合的方式,按照自己的阅读逻辑分类,方便拿取、审美也过关。

个人建议,可以适当去除书籍的腰封,避免五颜六色的书封堆叠会显杂乱。

客厅:适度留白,“呼吸感”永远比塞满更重要

蓝色阴影区域为客厅

客餐厅是连在一起的,考虑到客厅阳台是公区的主要采光点,所以没有刻意做隔断,仅以弧形拱门过渡,让自然光能充分照进来。

相比餐厅的大体量储物柜,客厅则尽可能留白,让空气和光线能在室内自由流淌,这对小户型非常重要,具备"呼吸感"才不会让空间显得局促。

餐厅视角看客厅全貌

原本客厅沙发和茶几我都不想要,但后来发现其实会经常坐在沙发上看书,需要有个临时放水杯和书籍的地方,才又添置了沙发和迷你大理石茶几。

其实,营造所谓的"呼吸感",并不是全都不要,这是一个理性取舍的过程,收纳也一样。

沙发:舒梵

因为一个人住,我希望客厅是暖暖的、毛茸茸的,所以选了焦糖色丝绒沙发,造型类似波浪形嘴唇,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同色系的抱枕,搭配一个大理石边几,让空间显得干净清爽却不冰冷。

移动小推车:柏林墙公园BoringPak

我在客餐厅之间放了个德产的复古小边几,算是我的移动小酒吧。

电视柜:STRAIGHTWORK

客厅暂时没有装电视,电视柜选择的是开放式多层储物架,很适合放画作和装饰摆件。

我时常会根据季节、心情更换这边物件,常换常新也能让家时刻保持新鲜感。

阳台:用植物滋养空间性价比最高的软装

蓝色阴影区域为阳台

小阳台是公区采光最好的地方,要兼顾洗衣,又不想因此浪费大好阳光,所以仅在1/3区域定制柜体,内嵌洗/烘衣机,其他空间打造“森林角”。

我家空间小,但书多,所以书柜是分区定制的,阳台与客厅连接处就是家里的第二处书架——顶天立地的书柜展示区,旁边是洗衣柜,洗衣相关的清洁用品以及园艺工具都可以收纳在内。

我把阳台2/3的区域都留给了植物,一来是觉得绿色是很治愈的颜色,能够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二来植物是性价比很高的软装,简单几种绿植,就能让简洁的家丰富起来。

我家的植物差不多有20种,很喜欢这种“跟植物一起生活”的感觉。当然,像我这种养植物没那么自信,空间又较小的情况,在选植物时可能要稍做下功课。

“好饲养”植物推荐

天堂鸟:光线要足;每两周浇1次,一次浇透;

虎尾兰:放置在家里有散射光的区域;不用没事就浇水,盆干了把土浇湿润即可;

马尾铁:怕阳光直射,需要散射光;浇水宁湿勿干,冬季要少浇;

多肉:相比多肉拼盆,单柱多肉更适合工作繁忙人士;

蕨类植物:喜阴,盆土要维持潮湿状态。

总觉得其实没什么难饲养的植物,关键是要了解它们的“脾气”,懒人植物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你有付出,就能收获对应的惊喜和成就感。

厨房:U型高效布局,杂物藏进柜子里

蓝色阴影区域为厨房

厨房做成了半开放式,动线与客餐厅串联,我将主卧的入口也由原来从客厅进入,改成从餐厨一侧进入。

这个角度刚好能看到左侧主卧的入口

U型厨房被分成了水区(左)和火区(右)两部分,中间是充足的操作台空间。

收纳柜体采用上下分区的设计,下柜以抽屉为主,取物方便,节省时间,也有利于保持台面整洁。

抽屉内的物品分类,主要遵循“就近原则”。

像灶台下方,上下两层的收纳抽屉主要用来收餐具及常用的锅子,左侧搭配拉篮将调味用品全部收进柜内,台面始终保持“空无一物”的状态,既能方便日常打理,也能让小厨房看起秩序且整洁。

灶台旁边是顶天立地的杂物收纳柜,冰箱嵌入其中,敞开区域用统一容器收纳无法放入冰箱的食材。

高柜内设置了小家电收纳区,底层提前预留插座,改成了扫地机器人充电站。

水槽上方的空间也没浪费,吊柜拓展收纳,下方加装灯带作为补充照明。

地柜主要作为清洁工具收纳空间,根据水槽区的日常使用场景,将常用物品集中收纳,既能减少取物的时间,收拾起来也方便,用完及时放回就好了。

主卧:换衣-睡觉一步到位,打造“好眠”空间

蓝色阴影区域为主卧

主卧更改入口后,原入口被改成了嵌入式书柜,能满足我睡前阅读的需求。

卧室作为日常休息空间,装饰及布局上更加简单,床位的嵌入式书柜算是点睛之笔,很好的满足了我睡前阅读的习惯。

主卧衣柜内主要以挂衣区为主,底部搭配抽屉收纳盒,用来收不能挂的毛衣、T恤或贴身的小件衣物。

卫浴间:洗漱台外移,实现干湿分离

蓝色阴影区域为卫浴间

卫浴间最开始也有考虑做日式“四分离”布局,无奈空间太小,最终还是选择将洗漱台外移,马桶和淋浴放一区,做成主流的干湿二分区。

洗漱台紧邻玄关,进门后换完鞋子可以洗洗手再进屋。我选择的一体式台盆几乎没什么卫生死角,日常清洁更省力。

湿区整体以黑白为主调,玻璃淋浴房内采用壁龛的设计,收纳洗护用品,简约美观,又不失实用功能。

马桶区,方形卷纸盒可以用来放手机

其实,舒适的家往往就是生活感与美感的平衡,这样的家也会形成一种滋养人的气场,让你身处其中身心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