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在吗,在看仙侠古装剧吗?
轰轰看了。
看完就一个感受:这届神仙质量真是不太行啊。
就比如最近争议颇高的《千古玦尘》,几个主角的人物设定是三界内至高无上的神界四大真神。
结果四大真神之C位担当,原著中有“天人之姿,绝世容颜”。
现实却是,拉胯。
真神成员,也一个比一个拉胯——
四大真神之颜值担当,宣传照仙风道骨、飘逸出尘。
结果真人脖子和脸一样宽,整个白白胖胖如发面馒头;
颜值失分就算了,素质好像也不咋滴哈,给女神仙疗伤时还整了个皇帝的眼罩。
hello,你看我眼睛大吗?
四大真神之能力担当,宁愿背负骂名也要守护三界安宁。
但也得注意休息不是?
否则被担子压弯了腰导致仪态不佳脖子前倾小腹突出,
偶尔再被黑心的特效削掉半个脑袋,可就得不偿失咯。
四大真神之稳重担当,人物设定是另外三大真神的老大哥。
但其表现,没有大哥只有老,不仅塌肩驼背,两根眉毛还习惯性拧成麻花。
直到看到剧中雨神扮演者,轰轰才懂。
嚯,林有有。
难怪老大哥面色蜡黄、疲惫不堪,敢情是被这位主儿折磨的啊?
这还不算完,四大神仙聚首才叫真名场面。
威严仙气儿什么的完全不存在,倒是有那么点长辈带孩子逛街偶遇老朋友的意思。
真神跪拜的仙宫吧也一点儿都不富丽堂皇,说是土地庙,土地公都嫌简陋。
还不止《千古玦尘》,近几年的仙侠剧水准都不太高。
《遇龙》,男主设定是上山下海法力无边的龙王。
结果这装扮,时而像金丝猴儿成精,
时而像被女主连夜偷回来的服装店假人模特,
时而像被黑白无常索了命的吊死鬼。
《灵域》,主角拥有大title——幽冥族女皇、大地之母。
名号个个沉甸甸、响当当,结果神仙本人却爱好杀马特?
虽是玄幻小说改编,但既然敢取“大地之母”的称号,形象上也就不该只顾美了吧?
包括评价颇高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也只是靠主演们的演技拯救。
不然,哪有神仙为了烘托飘逸仙气一水的选用素色轻纱做衣裳,既没有个人特点又容易审美疲劳。
蓝色↓
白色↓
粉色↓
紫色↓
带点花纹的紫色↓
主角穿蚊帐,群演就更不用说了,能玩消消乐。
可即便如此,这些电视剧制作方仍然不服网友评论,认为自己是新仙侠,是跳出套路和公式的诚意之作。
轰轰只能说:格局小了。
喊冤的前提是,得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片方们有吗?真不一定。
所谓的诚意之作,服装质感差,特效漏洞百出,主角气质仪态不像神仙。
完了还动不动就要标榜自己的身份——救世主,拯救天下苍生。
比如《千古玦尘》,每集都在“苍生”,结果第17集才出现“苍生”。
然而观众看到的却是神仙们一个接一个的谈恋爱,哪管什么天下苍生。
那,能令观众信服的神仙到底是怎样的呢?
真可怕,还得往前倒数几十年。
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仙女的外形及装扮描写,向来高贵且华丽。
最经典的《洛神赋》中便有“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35年前的《西游记》便遵循了这一点,同时也奠定了大众对神仙的初步认知。
佛祖、观音菩萨等佛教神仙,宝相庄严、端庄妙丽。
仙子们虽各有各的面貌特点,却是统一的“富贵花”观感——
奔月的嫦娥,虽着珠玉宝钗,可也保持月光一样清冷的气质。
杏仙,拈杏花,妆翡翠,丹脸赛胭脂。
满身珠玉闪耀,笑容和眼神却比装饰更炫目。
偷偷下凡的玉兔精化成天竺公主后,灵动娇艳,带浓浓的异域风情。
娇艳的容颜,再配上金光闪闪的饰物,美的人挪不开眼。
龙王之女万圣公主,妖娆美色,珊瑚做步摇,珠光宝气却并不艳俗。
2011年翻拍后的女神仙形象呢?就四个字:惨不忍睹。
不仅服化道不贴合人物特点,还毫无仙气可言。
嫦娥对比↓
万圣公主对比↓
真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再看2015年之后女神仙们,恨不得下凡成素人——
那,《西游记》里有感情戏吗?
有一点点,八戒和高小姐,女儿国国王情定唐僧。
但这些都只是点缀,斩妖除魔、惩恶扬善,最终取得真经、战胜心魔,才是主旋律。
所以你看,即便没有爱恨相杀、狗血情仇,观众也依然爱看。
拍电视剧,谁规定一定得谈恋爱?
21年前的《春光灿烂猪八戒》也是一大经典,剧中的神仙虽不是个个真善美,但也绝不脸谱化。
较之前神话剧的变化,大概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神仙们个个都“有了人性动了凡心”,妆造也从华丽转向清丽飘逸——
东海龙宫两位公主,颜若朝华,眉目如画,各有各的鲜明特色。
小龙女活泼善良,纯真烂漫。
二公主虽冷酷无情,最终却也懂得了包容和爱护。
"史上最美嫦娥"也是在此剧中诞生。
没有《西游记》中嫦娥那般华丽的装扮,但仙气依旧,出尘脱俗。
整个故事背景基本在凡间,但神是神,人是人,妖是妖。
场景不壮大,没什么特效,但神性人性妖性交织,却能碰撞出不一样动人的火花。
主角“动了凡心”,但也不光是在谈恋爱。
当然,他们也没有动辄即拯救苍生。
可结局呢,却能为拯救无数生灵抛弃个人小爱成全大爱——小龙女牺牲自己化为泉眼。
16年前的《宝莲灯》,也是如此。高标准高审美,却不高高在上——
三圣母↓
嫦娥↓
二郎神↓
该仙仙,该美美,仪态气质什么的都没话说。
更关键是,有情感戏,却不止于情感。
同年的《精卫填海》、《欢天喜地七仙女》,亦然。
其中七仙女的荧光色服化虽有争议,但也恰恰反映了用心程度。
否则,大家都像前面提到的电视剧那般统一穿素袍岂不更省事?
化裸妆,连头饰配饰都不用做了,扎个皮筋完事儿。
更何况,《欢天喜地七仙女》里有七位性格各异的主角。
但妆容有变化↓
服装有变化↓
配饰、头饰也有变化↓
这么多造型放到现在,大概能用在七部电视剧七个主角身上了。
所以说,如果作品真的足够好,可以媲美这些经典,哪需要主创去喊冤、哪需要感慨审美不被接受?
正如前段时间爆火的河南卫视系列节目,不用宣传,都会炸出一群自愿化身自来水力荐好评的观众。
因为究竟神不神仙,观众心中自有一杆秤。
主创们与其面对观众指责极力狡辩,不如用心搞作品,让人有人样,神有神样,让影视界再多一部真正的“神仙”剧,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