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的“世纪美人”:送走酗酒老公和发疯儿子,98岁仍然优雅

广州哪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csnrnkyy/

如今,人们对从艺人员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处于多事之秋的今天,从艺人员能为社会贡献的力量极其有限。

二是认为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三是随着商业化的运作,一些没有好作品的流量红人却能大行其道。

虽然演艺圈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但也不能否认,还是有一些德才兼备的从艺人员的出现。

特别是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辈,他们为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部部好作品,更是为我们心灵添砖加瓦的精神支柱。

1.

他们经历过三十年代的战乱,也目睹过民众疾苦,体会过生存不易,更懂得人心需要救赎。

而这些特殊经历,也让那个年代的演员们,只把演戏当成一种使命,而不是挣钱工具。

秦怡就是其中一位身逢乱世且又目睹今日繁荣的老前辈,她不仅在演艺事业上煞费苦心,在生活中更是历尽风霜却屹立不倒。

许多年轻人可能对秦怡很陌生,但当你看到她的照片,得知她的年龄时,便会诧异不已。

她虽已98岁,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如此优雅从容,美丽大方。

单看她的形象,你一定察觉不出,如此高龄却依旧保持美丽的老奶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矫情女人,而是一生波折却永远不卑不亢的传奇女性。

秦怡,192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家庭。虽然家庭条件不算差,但在她十来岁的时候,却刚好赶上艰苦的抗战时期。

战争的到来,对任何层面的人来说,都是一场惊天灾难。而青春年少的秦怡,那时并没有对这场灾难有深刻的感受。

直到走上演员这条路,面对天南地北的颠簸,目睹战争带来的残酷,才让她慢慢地将骨子里那份正义感滋生出来。

因为从小喜爱文艺,也因对封建家庭的不满,还在上中学的秦怡,便只身离家加入剧团。

被剧团当作一颗好苗子的她,也常常参加一些抗日活动的宣传。也是在那时,她遇见了周总理。

周总理在接见这批特殊时期的演员时,对她们也是寄予厚望。当周总理问起秦怡,为什么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时,不谙世事的秦怡随意地答着:“就是来混混。”

对此,总理善意地给她一番疏导,说不该把这么严肃的事情用“混”来形容。也是从那时开始,秦怡对演员这个工作有了更深厚的理解。

在以后的演艺道路上,秦怡更加明白了演员的职责。比起演好戏,演员身上承载得更多的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正面引导。

2.

除了科研,医学,教育这些对人有实质性帮助的职业外,为什么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乱年代,都会有文艺娱乐的出现?

毫无疑问,除了解决现实问题,人的精神世界也是需要实时疏导的。

只是,在和平年代,人们生活相对安定,对影视作品的需求更多是打发时间。

而在战争时期,人们需要的却是从影视作品中寻找一种力量。而秦怡就是那股力量的代表性人物。

她出演的电影大都是家国情怀的正义化身,而她精湛的演技,也深受民众好评。

其实,青年时期的秦怡,并不是美得不可方物的类型。因为形象较为成熟,秦怡饰演的角色大都是嫂嫂妈妈之类。

出于对演戏的喜爱,也出于一颗特殊时期的爱国情怀,秦怡用天赋和努力为自己打下了演戏的坚实基础。

她饰演的人物,大多命运崎岖,而她本人也同片中人一般命途多舛。

秦怡在事业上的成就,让她年纪轻轻就名声鹊起。虽然身处乱世,但不得不说,工作中的她算是比较顺心了。

都说上天是公平的,它不会让每一个人都事事如意。

秦怡在演艺事业上风生水起之时,情感上却波折不断。在她只有16岁时,便引来无数男性的追求。

其中,著名话剧演员陈天国对她的追求可谓是死缠烂打。因为年纪太小,而事业上也正处于上升期,因此秦怡并没有恋爱的打算。

只是,年少离家没有父母指引的女孩,初遇感情之事时,难免不糊涂。

那时,陈天国用一句“你不嫁我我就自杀”的话来威胁秦怡,导致秦怡迫于无奈,只好答应。

一个男人,能用自杀的方式来逼迫你结婚,难保日后不用其他方式来伤害你。

这句话,很快在秦怡身上验证。婚后抱得美人归的陈天国,并没有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工作上的不顺心,让陈天国染上了酗酒的恶习。而醉酒后的他,更是对秦怡非打即骂。

那个年代的女性,大都传统守旧。秦怡也是如此。虽然她身上有着著名演员的光环,但在婚姻上,却依然有着从一而终的想法。

3.

虽然陈天国时常在酒后对她施暴,但她还是没有放弃婚姻的念头。直到生下女儿,才让她的想法有了改变。

那年,秦怡产下女儿后,便一病不起。而陈天国的事业也处于下滑阶段。

女儿的出生,更是为这个家增添了不少压力。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的他们,如何养得起孩子?

于是陈天国决定将女儿送人,这样的想法,让原本对陈天国就极其失望的秦怡,更加无法忍受。

身为妻子,她能忍受丈夫的殴打和不作为。但身为母亲的她,无论如何也容不下任何人让她抛弃孩子的念头。

在极度的失望和愤怒中,秦怡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她要与陈天国离婚。

而这一次,无论陈天国如何威胁,也改变不了她的决心。因为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孩子比任何人都重要。

结束了和陈天国的失败婚姻后,为了抚养女儿,秦怡再度接戏。

经历婚姻的失败,秦怡的演技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伴随着抗战的结束,人们的日子也逐步走向正轨。

而事业越来越好的秦怡,也迎来了感情的第二春。1947年,秦怡前往香港参加《海茫茫》的拍摄。在那里,她遇见了金焰。

金焰是当时有名的中国籍韩裔演员,他不但多才多艺,而且还是生活中的一把好手。

用秦怡的话讲:男人会做的事情,他会做。女人会做的事情,他也会做。

这样一个男人,在那个年代确实少见。而彼时的两个人,相识不过数日,便成为恋人。

在秦怡走过的人生中,追求者多不胜数。但对她来说,金焰才是唯一爱的人。

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她唯一爱的这个男人,婚后也养成了酗酒的毛病。

与陈天国不同,醉酒后的金焰,并不会对秦怡大打出手,而是做一些危险的举动,让她十分忧心。

夫妻一场,没有不磕磕碰碰的。而秦怡与金焰之间,虽然恩爱不减,却也难免不遇到问题。

相比日常中的磕碰,金焰酗酒引起的胃出血,让秦怡的幸福生活再次面临挑战。

4.

胃出血大病一场后,没过两年,金焰再次入院手术。而这次手术却发生医疗事故,导致金焰的胃神经被切断。

除了吃饭,金焰只能平躺,他甚至感觉不到是饥还是饱。一直卧病不起的金焰,只能靠秦怡照顾着。

没多久,秦怡的身体也出现问题。她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想着家里还有丈夫孩子等着她照顾,秦怡手术后不久就出院了。

家人的需要,让秦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不敢有片刻的停歇。

也奇怪,没有遵守医嘱的她,身体竟然有了好转,除了落下了腹泻的毛病,她一切正常。

只是,生活给她的考验,远比她想象中多。“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让秦怡和金焰一同被关进隔离收容所。

而他们16岁的儿子,却因受到惊吓又没有父母亲人在身边,患上了急性轻度精神分裂症。

好不容易熬过文革,秦怡面对的艰难却只增不减。金焰从那次手术事故后,一直需要人照顾,而唯一的儿子也患了精神分裂症。

即将步入老年的她,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更没有时间伤春秋悲。她不但要担负起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照顾丈夫和儿子的日常起居。

1983年,卧病20余年的金焰,在病痛中离世。送走了最爱的男人后,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却让悲痛中的秦怡再次陷入悲痛。

来信除了指责秦怡没有照顾好金焰,就是替金焰的选择不值。除此之外,没有更多内容。

看完来信,秦怡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深爱的丈夫,竟然也曾有过背叛自己的举动。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她从这封陌生来信中得知,在自己和这位陌生女士的徘徊中,丈夫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

金焰离世后,已经年老的秦怡依然忙碌不堪。她要照顾病情日益严重的儿子,还要养活自己的亲人们。

秦怡的儿子金捷,不犯病的时候跟常人无异,犯起病来却完全不受控制,甚至会对秦怡拳打脚踢。

许多人建议她把儿子送到精神病院,但她却舍不得。直到那次儿子犯病,把保姆给打了。这才让秦怡不得不忍痛送他去医院。

5.

在精神病院呆了一段时间后,金捷的病情得到控制,院方说,接回家半个月如果不再犯病,就可以不回医院了。

就这样,金捷的病没有再犯。只是,他偶尔会尿床。发现自己尿床过后,已经快60岁的金捷,却像个孩子似的跑来告诉秦怡:他又犯错了。

秦怡没有指责,也没有不耐烦,只是把这些当成常态来面对。她平静地替儿子换上干净的床单被套,再平静地让儿子入睡。

她以为金捷好了之后,还会有更美好的生活等着他。却没想到,让她煞费苦心的儿子,在60岁生日那天,永远地离开了。

丈夫和儿子走后,曾经人口众多,夜里回家都怕不小心踩到家人的家里,只剩秦怡一个。

她想起母亲,想起父亲,想起两个姐姐,又想起丈夫和儿子。那时的自己虽然忙碌不已,但家里却始终充满人气。

如今,送走了酗酒的丈夫,发疯的儿子,以及一个个离她而去的亲人。她终于不用不辞辛苦地为家人奔波了,但心里却空落落的。

不愿意被这种孤独的恐惧感侵袭的秦怡,最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电影的创作中。

她94岁时,自编自演了电影《青海湖畔》。电影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年近60的气象工程师。

而94岁的秦怡,在影片中挑战年龄跨度30多岁的角色,却丝毫没有违和感。片中一些惊险的爬山涉水的镜头,她也坚持不用替身。

这样的敬业精神,没有人不为之动容。也因为拍了这部电影,秦怡的左腿落下了腔梗的毛病。

如今,98岁的秦怡,虽已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路程,但每每出现在大众面前,依然是一个容光焕发的美丽女人。

面对采访,提及艰难的过去,她始终没有一丝委屈,没有一点怨言。

经历了所有苦难,却没有将风霜挂在脸上。而是把世间的苦,化成从容淡定的微笑,留给世人。

这样的“世纪美人”,才是我们年青一代的精神楷模。

上一篇:

下一篇: